微信扫一扫
贵港市第一个国家级非遗
——大安校水柜习俗
已经传承了188年
一起去领略这独特的消防文化
9月22日上午,大安消防文化节第188周年纪念活动在大安镇民俗文化广场拉开帷幕。这天,大安镇的男女老少、街坊邻居汇聚一起,市、县消防指战员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一起“校水柜”。大安校水柜习俗是贵港市首个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广场上升起火球,两支队伍凝神静气, “水喉”对准目标蓄势待发,一场传统校水柜灭火比赛正式拉开。现场的消防指战员和学生积极融入到四支民间消防队伍中,在总指挥员的一声哨令下,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力抬压水柜以不断加大水压,一道道水柱宛如腾飞的水龙从水枪口喷涌而出,直冲悬挂在二十米处的两个火球。随着呐喊声、铜锣声,气氛推向高潮,不到十秒,悬挂的火球就被扑灭,现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四起。活动充分展示了大安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精神,以及传承百年消防校水柜非遗文化一脉初心。
活动现场还设置消防器材展示区、火灾成因试验区,还有消防文创有奖问答。群众兴致勃勃地穿梭在展区,参观各种现代消防设备,积极参加消防知识抢答,在欢快热闹的校水柜习俗活动氛围中学习消防知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水柜”习俗是大安镇当地一个自发形成的群众性活动,始于清道光十四年,至今已传承188年,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动员最广泛的乡镇消防习俗,已载入全国消防史册。2021年,平南县“大安校水柜习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安消防文化节持续传承百年消防精神,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致力于将消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参与大安消防文化节的群众都能成为消防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消防安全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共同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