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二月二“春社日”!看平南大洲这个村做的特色美食...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平南城事 / 正文

20190306140057_9059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二月二“春社日”!看平南大洲这个村做的特色美食...

转载 小南2023/02/24 20:00: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3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与“春社日”相合,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浓浓的民俗文化。《宋会要辑稿》记载:“(咸平)五年二月二日,社,赐近臣饮于中书”,可见“春社”这一习俗传承历史之久远。这个民俗在平南县的许多地方都有传袭,在这一天会自发组织举办拜“社公”祈福、制作和分享时令食物等活动,以此祝愿一年土地丰产丰收、阖家幸福安康。2月21日正值农历二月初二“春社日”,记者走进大洲镇蓝垌村,体验“春社”民俗的魅力。

  据了解,抓阉产生的“社头”会提前组织各户登记入社,挨家挨户收集社日所需的物资,一般是每户十五块钱和三两大米,并根据“社份”的多少酌量采购生猪、祭祀用品等。春社日”当天,“社头”们早早集中,有的负责将前一天收集好的米合在一起,用来煮社粥;有的负责烧水杀猪;有的负责准备祈福仪式所用的鸡、鱼、“社蒸粿”等,非常热闹。

  杨芝老人在村中德高望重,从镇文化站退休的他还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南牛歌戏)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一名文化名人,他对家乡的“春社日”民俗尤为看重,认为这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一种传承。他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了当地“春社日”的整个流程。“在春季开耕的时节,把肉、粥、粿分给各家各户,以此祝愿一年顺利平安、五谷丰登,这是农家传承下来的一种朴素愿望。”杨芝说。

  经过半天的忙碌准备,“社头”们把“社肉”按照入社户数分装好,香喷喷的社粥和社蒸粿也烹饪好了。村民个个拿着盆钵等器具,领社肉、社粥、蒸粿,并抓阄产生新的“社头”。

  特色美食社蒸粿尤为令人垂涎。村民选用当地野生的一种叶子,经水煮、洗净、沥干后备用。用这种叶子包上软糯的糯米饭,用猪肉、豆腐饼、香菇、木耳、胡萝卜、笋干等作为馅料,上笼蒸熟。蒸熟的社蒸粿在软糯中透着叶子的清香,一口下去唇齿留香,仿佛品尝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小小的社蒸粿,承载了农家对春耕春种的美好期许,左邻右舍一起分享这一口芳香,共话这一年的发展计划,其乐融融。

  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民众生活情感的共同表达。节日习俗犹如一种纽带,联结着传统与现代、过去和现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激活着人们的共同记忆,引发精神共鸣。

已有0人点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权属于作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手机:18878567859(微信同号)

文章内容尾部广告.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

投稿

我要投稿